院情介绍
领导简介
机构职能
检务指南
网上举报
检察长信箱
律师预约平台
法律咨询
代表委员联络平台
案件信息公开
案件信息公开
扫描二维码关注开鲁县检察院
微博二维码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
吴萍:“标兵”梦想终成真
时间:2023-07-2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吴萍到赣榆区实验小学上法治课并给学生们发放国旗法宣传册。

吴萍是土生土长的江苏连云港人,身高一米七,喜欢扎马尾辫,为人热情,言谈爽快,有着苏北女子特有的开朗与刚毅。她曾当过大学生女兵,练过格斗、擅长长跑,又飒又爽,让人很难把她和未检检察官偏温柔细腻的职业形象联系在一起。

2018年,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,吴萍离开案管部门成为未检部门的一员。几年间,吴萍性格中的“刚”已经与未检工作的“柔”完美中和:她心细如发,不放过惩罚犯罪分子的一丝罪证;她心怀柔软,为每个涉罪未成年人重新撑起希望之伞。吴萍认为,未检工作本身就是一项“刚柔并济”的工作——不仅要“四检合一”加强刚性监督,也要将更多温情融入监督,从而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。

从一个名字找到突破口

这是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件,涉案3名未成年人均为在校生,因为哥们义气而犯了错。

吴萍跟着单位未检部门负责人杨红萍一起,对此案开展了社会调查,得知其中一名涉案未成年人的家长积极赔偿,学校给了孩子改过的机会;另一名涉案未成年人的家长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,老师的言语间就充满了“不可救药”的偏见。

“以往在卷宗里看到的是冰冷的文字,盯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,没有亲历性。但是,一旦真正和当事人面对面,尤其是对方还是一群未成年的孩子,就会强烈感受到心痛和遗憾。”吴萍清楚地记得,前一个孩子眼中带光,后一个孩子则垂头丧气。

吴萍深切感受到,每一个“问题孩子”背后,都有一个“问题家庭”。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,要特别注重对当事人进行全面的社会调查,梳理案件办理的“堵点”,找准当事人的“痛点”。

15岁的小月(化名)因多次入室盗窃被拘留后,“破罐子破摔”,拒绝回答办案人员的任何问题,她的父母更是对她不闻不问。小月妈妈的电话,吴萍一直没有打通过;小月的爸爸则抛给吴萍一句:“我管不了她了。”

吴萍认为小月的爸爸还能接电话,就说明他还能沟通。她注意到小月的名字很特别,特意翻看出生证明后发现小月出生在中秋节,因此猜测其名字应该是寓意团圆美好。

以此为突破口,吴萍再次打通小月爸爸的电话,从小月名字的由来说起。没想到,这触动了这个中年男人心底最柔软处,他在电话那头,话还没说就哽咽了……他说,自己对孩子和家庭也有过美好期待,但因为和小月妈妈出现情感问题,他对小月也渐渐疏离了。

几天后,小月和爸爸第一次在看守所相见,父女关系开始“破冰”。小月的爸爸积极赔偿了被害人损失,也慢慢学着做合格的好爸爸。小月被附条件不起诉,后顺利度过了考验期。现在,她的生活已经回归正轨,也找到了工作。

“不放心”与“不甘心”

2019年,吴萍参与办理了一起寻衅滋事案。未成年人小宋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,跟随父亲生活,初中辍学后整天无所事事,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

“小宋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,但认罪态度很好,具备基本的帮教条件。”吴萍认为,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并不是目的,让小宋回归社会、找到人生的阳光大道,才是办案的终极目标。

该院对小宋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。但是,吴萍有点“不放心”:本案帮教的关键在小宋的父母,直接把孩子送回家,帮教效果能否实现?小宋父母是否真能全身心投入帮教?为此,吴萍建议从推动监护人履职改善家庭生态着手,探索督促监护履职。随后,该院向小宋父亲发出了全省第一份督促监护令。

有“令”还要有“行”,家庭帮教需要持续跟踪监督。

“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间,我们把小宋送到了观护基地,并多次与小宋父亲进行沟通。”吴萍说。2021年5月,赣榆区检察院依法对小宋作出不起诉决定。如今,小宋已经走上社会,在广告设计行业小有名气。

相较于对涉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的“不放心”,吴萍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更多的是“不甘心”:不甘心漏过一个犯罪嫌疑人,不甘心未成年被害人被阴霾所扰。

吴萍曾协助办理一起强奸案。被害人是一名未成年女孩,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很强,案件证据比较单薄。这些办案困难让吴萍非常“不甘心”。为增强内心确信,她反复查阅卷宗,终于发现了疑点:被害人曾提出犯罪嫌疑人的后背、臀部有大面积胎记,虽然犯罪嫌疑人辩称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他有这块胎记,但并没有相关证据可以佐证。

吴萍建议,以此为突破口,“一个人一个人地问”。后经多方取证,犯罪嫌疑人的辩解并不成立。最终,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梦想开出绚烂的花

“什么时候我也能得个全国标兵?”2018年12月28日,吴萍聆听了“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标兵”经验分享会,一颗种子开始在她心里发芽。

2021年9月,吴萍在江苏省检察机关举办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,拿到了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的“入场券”。从此,吴萍的生活就在“备赛—集训—办案”中循环往复。

“这样挺好的,真正‘学以致用’。”吴萍坦言,自己是办案新手,“就像一块海绵,急需大量的知识充实自己。”备赛和集训,正好起到了快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作用。

今年4月25日,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决赛收官。吴萍在最后的宣讲环节进入前十,如愿荣获“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未检业务竞赛标兵”称号。梦想在她心中开出绚烂的花。

载誉归来,吴萍多了一项工作内容——定期为团队进行专业辅导。每周五晚上,吴萍会通过专题形式,和团队的伙伴们一起结合办案实际进行分享交流。用赣榆区检察院检察长肖楠的话说,就是要将竞赛的红利释放到平时的学习与办案中,不断扩大示范效应。

现在,吴萍心里只想着一件事——抓紧办理手头的案件,继续打好保护未成年人这场“持久战”。这不,采访刚一结束,她就约好了当地一个村主任,对刚受理的一起案件进行社会调查。

(本报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田野 臧明宏)


版权所有: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人民检察院    

技术支持:正义网

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